我国1500万孕产妇HIV检测数据研究显示地区差异显著 空间聚集性明显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国家卫健委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建蒙教授课题组,对2016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近1500万孕产妇HIV检测数据进行了系列研究分析,该研究显示:2016年我国孕产妇HIV感染率34.0/10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但地区差异显著,有明显空间聚集性。全国有2个感染率高值聚集的“热点区域”:一是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核心,放射至周边如乌鲁木齐市、吐鲁番、阿克苏等地区;另一是西南地区,即以云南省为核心、放射至毗邻的四川、贵州、广西和重庆等省份。
刘建蒙课题组的研究首次详尽描述我国孕产妇HIV感染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1月6日《中华医学杂志》上。
刘建蒙介绍,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随着性传播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HIV有由高危人群(静脉吸毒者、暗娼、男男性接触等)经桥梁人群(如嫖客、流动人口等)传播到孕产妇人群的趋势,给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
刘建蒙课题组的研究,其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964个,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感染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6年研究地区分娩产妇14,879,082人,HIV感染者5,051人,HIV感染率34.0/10万。HIV感染率呈南高北低,由西(93.5/10万)向东(8.6/10万)递减,西部是东部的11倍。从省份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和重庆6个西部省份的感染率>50.0/10万,其产妇占比为21%,感染人数占比却高达76%。从地市来看,感染率>100.0/10万的地市有30个,其中28个分布在上述西部省份。结果还显示,新疆中西部地区、云南及其毗邻省份(四川、贵州、广西和重庆)的部分区域是高发聚集的“热点区域”(183.6/10万),东部省份以及中部偏东的部分区域属于低发的“冷点区域”(8.1/10万),热点区域的感染率是冷点区域的23倍。
刘建蒙介绍,我国先后出台政策,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于2001年以试点形式在河南上蔡启动,2007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扩展到全国333个县(区),2009年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扩大到全国453个县(区),到2015年覆盖全国所有县(区),为所有孕产妇免费检测HIV,孕产妇HIV检测率达98%以上。在高孕产妇HIV检测率背景下,明确全国孕产妇HIV感染情况尤其是空间分布特征对指导新时代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刘建蒙强调,本研究提示虽然我国总体孕产妇HIV感染情况处低水平,但需特别关注显著的地区差异问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防控区域是位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热点区域,宜深入分析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文/医学部 傅冬红)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发表评论:(只限100字)
本站声明:所有连接和内容均来自网上,其相关内容一概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相关网站内容负责!如您发现本站有任何不良网站连接,请告之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致力为重庆同志打造健康、权威、真实、实时的互动空间!
版权所有:重庆同志 技术支持:重庆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