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仪式现场 (胡远航 摄)
艾滋病早期诊断线索“活字典”在昆明首发
中新网昆明9月28日电(记者 胡远航):28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早期诊断线索》在昆明首发。该书是中国首本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书籍,被誉为艾滋病早期诊断线索“活字典”。
《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早期诊断线索》主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李玉叶介绍称,许多艾滋病患者常常以皮肤黏膜为首发和常见表现,皮肤黏膜损害几乎伴随疾病全过程,所以皮肤黏膜损害可作为艾滋病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早期诊断线索》一书,由127名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编委历时2年编著而成,反映了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开展前后不同时期皮肤黏膜损害的疾病谱和演变,分为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肿瘤性、炎症性疾病、梅毒及ART药物所致的皮肤改变等九个章节。
与以往艾滋病相关书籍不同,该书以病例入手,采用成组病例立体展现同一疾病在不同免疫状况下的不同临床特点,荟萃20余年来云南、北京、上海等地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临床提示意义的案例300余个,并展示黑种人艾滋病相关皮肤粘膜损害的特点。
李玉叶表示,通过皮肤黏膜损害早期发现艾滋病,极大缩短了艾滋病诊断时间,对提高临床医生、疾控系统防控人员对艾滋病的辩识力有重要价值。此外,皮肤表现具有外在性、形象直观的特点,易于被广大民众所感知和认识,可显著提升大众对艾滋病的敏感性。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对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太生称,中国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往往到了晚期才被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期。《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早期诊断线索》一书堪称中国艾滋病皮肤黏膜损害病例大全,具有很高的原创性、系统性、实用性,将为各级医生及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只限100字)
本站声明:所有连接和内容均来自网上,其相关内容一概与本站无关,本站不对相关网站内容负责!如您发现本站有任何不良网站连接,请告之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致力为重庆同志打造健康、权威、真实、实时的互动空间!
版权所有:重庆同志 技术支持:重庆男孩